欢迎访问宏正法律网!

手机浏览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看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追踪

AI生成虚假判例警示了什么

2025-10-30 11:45:13 来源: 作者:
  AI无中生有,律师竟也“中招”。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近日披露的一起案件,让人啼笑皆非:原告代理人在书面代理意见中援引了两份裁判文书。经核查,这两起所

  AI无中生有,律师竟也“中招”。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近日披露的一起案件,让人啼笑皆非:原告代理人在书面代理意见中援引了两份裁判文书。经核查,这两起所谓的司法案例实为AI杜撰生成。据记者了解,该代理人是一名职业律师。

  这可不是个例。用过生成式AI的人,多少都领教过它那套功力:尽管回答往往条理清晰、论证充分,但有时也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以真假难辨的细节让人信以为真。比如,AI推荐的书,书名动人却根本买不到;撰写文献综述,引用的观点纯属虚构;就连给个链接,都可能指向“查无此页”……这些现象都可以归为AI幻觉。在本案中,原告代理人作为法律专业人士,不仅未能识破AI精心编织的虚假判例,反将其呈送法庭,也足以说明其迷惑性之强。

  司法活动的核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里的“事实”,既包括案件事实,也包括作为先例的裁判事实。当AI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凭空捏造出逻辑自洽、格式规范的“判例”时,它污染的正是裁判事实的源头活水,影响的是司法秩序和司法公信力。

  所幸此案承办法官有一双“火眼金睛”,但这起AI生成虚假判例暴露出的现实威胁,仍不容低估。以上种种也在提醒,防范AI幻觉,必要且紧迫。

  以制度划定边界。针对AI幻觉,许多地方都试图通过制定规则来破解。比如,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若不当使用AI工具、编造虚假判例,后果往往极其严重,被罚款者有之,被解雇者亦有之。同理类推,医疗、法律、金融等行业容错率低,对专业性要求极高。AI进入这些行业,相关部门也应当设立标准,加快完善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

  以技术驱散迷雾。研究表明,AI“养成”过程中,数据“投喂”是关键环节,可靠、可信、高质量的数据对降低AI幻觉十分关键。有鉴于此,各大厂商也应优化人工智能的训练语料,用好数据生成优质内容;同时探索建立具有权威性的数据共享平台。

  以人文驾驭未来。古人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AI的正确打开方式,应当是启发灵感而非代替思考。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我们要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谨慎对待AI生成的内容,将决策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阅读

  【关键词】折角红包  【事件】“折个角,心意已收!”最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一对新人在举办婚宴时,将宾客的红包轻轻折角便原路奉还。没有折损

2025-10-30

  AI无中生有,律师竟也“中招”。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近日披露的一起案件,让人啼笑皆非:原告代理人在书面代理意见中援引了两份裁判文书。经核查,这两起所

2025-10-30

  近来,浙江几所高校的师生,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如何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不妨先听听大家都聊了什么。  浙江大学校

2025-10-30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29日对外发布3方面9条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积极支持对外贸易发展。  当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ldquo

2025-10-30

&emsp;&emsp;记者10月29日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为规范人身保险业科学使用《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

2025-10-30

热门文章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员查询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宏正法律咨询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3016660号-1 投稿邮箱:2416238474@qq.com

Copyright ©2010-2023 宏正法律咨询网 www.hzflz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