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宏正法律网!

手机浏览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看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追踪

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

2025-10-30 11:43:09 来源: 作者:
  近来,浙江几所高校的师生,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如何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不妨先听听大家都聊了什么。  浙江大学校

  近来,浙江几所高校的师生,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如何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不妨先听听大家都聊了什么。

  浙江大学校长马琰铭说,“读书”是持续掌握已知,“创造”则是努力探索未知;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戴道锌对学生说,实现从“会读书”到“会创造”的跨越,须面对新局面、新场景的需求,敢于不落窠臼、勇于突破;也有老师从全球科技变革、学校文化根脉、强国青年担当三个维度,鼓励学生以交叉融合的思维去创新……

  从“会读书的人”到“会创造的人”,背后是教育理念、培养方式之变。这就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同学们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从“已知”到“未知”的飞跃。

  有人这样比喻:“会读书”变为“会创造”,是从“填满水桶”到“点亮火种”的过程。近年来,浙江的探索步子越迈越坚实。以浙江大学为例,学校把人工智能作为更好培养“会创造的人”的抓手,不仅设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通识课程等,更注重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让各种学科背景的学生都能学习、使用人工智能,以便更好培养复合交叉人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既对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又带来机遇。只有不断突破原有教育模式、机制的限制,持续探索新手段,才能让培养出来的人才跟上时代、增长本领、赋能发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课题。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会创造的人”,需要不断激发学校自身创新创造的活力与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既要注重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则应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把各教育阶段衔接起来,把教育空间优化到位,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方能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

  对学生来说,从“会读书的人”向“会创造的人”跨越,是自身必须经历的人生考验、成长锤炼,也是必须担负的时代使命。这个跨越的过程,如马琰铭校长所言,是由先及后、相互交织的螺旋式转变,是由虚及实、彼此促进的交互式演进,也是厚积薄发、推陈出新的渐进式飞跃。也要看到,“会读书”与“会创造”从来不是割裂的。学生必须先“会读书”,掌握积累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才能懂得在知识延展中思考、突破,生发出新的认知、新的见解。把“会读书”与“会创造”结合好,广大学生创新创造的起点才能更高、后劲才会更足。

  从全社会看,要树立和弘扬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积极涵养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这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力量。一方面,要着重培育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实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育人为本,智育增慧。让“会读书”成为一种学习方式,让“会创造”成为一种价值追求,各方主动作为、积极有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定会茁壮成长、脱颖而出。

相关阅读

  AI无中生有,律师竟也“中招”。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近日披露的一起案件,让人啼笑皆非:原告代理人在书面代理意见中援引了两份裁判文书。经核查,这两起所

2025-10-30

  近来,浙江几所高校的师生,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如何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不妨先听听大家都聊了什么。  浙江大学校

2025-10-30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29日对外发布3方面9条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积极支持对外贸易发展。  当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ldquo

2025-10-30

&emsp;&emsp;记者10月29日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为规范人身保险业科学使用《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

2025-10-30

&emsp;&emsp;西安高新区的法士特高智新工厂项目齿轮产线在自动运行。 新华社图文&emsp;&emsp;◎新华社记者 李唐宁 刘旭阳&emsp;&emsp;当无人车驶上雪域高原,当&ldquo;黑灯工

2025-10-30

热门文章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员查询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宏正法律咨询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3016660号-1 投稿邮箱:2416238474@qq.com

Copyright ©2010-2023 宏正法律咨询网 www.hzflz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