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宏正法律网!

手机浏览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看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追踪

第74集团军某旅:战斗堡垒强固 留守后方稳固

2025-10-21 16:32:26 来源: 作者:
  课题一 如何凝聚兵心士气  强化“留守分队也是战斗队”观念  熄灯号声响起,第74集团军某旅某留守分队会议室依然灯光明亮。临时

  课题一 如何凝聚兵心士气

  强化“留守分队也是战斗队”观念

  熄灯号声响起,第74集团军某旅某留守分队会议室依然灯光明亮。临时党支部成员与党员骨干围坐在一起,为如何完成好上级布置的一项竞赛任务进行讨论。

  “给任务就是给机会。支部成员带大家一起干,决不做旁观者!”面对个别“任务重、骨干少”的犯难声音,临时党支部书记、某营张副教导员的态度鲜明。

  后来,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在众多参赛单位里表现优异,夺得一等奖。不少官兵自豪之余,也颇为感慨:“原来咱们留守的,也能创佳绩。”

  这种感触并非一开始就有。部队刚转场,临时党组织虽按要求建了起来,但张副教导员很快发现了一些“松劲”的苗头:个别党员抱有“临时观念”,感到留营就是“守摊子”;少数即将满服役期的老兵想着“熬”到退伍,训练积极性不高;个别没能去驻训场的“伤病号”觉得“干着没劲”……营区里的劲儿就像没拧紧的绳,一度松松垮垮。

  “留守不是‘歇脚’,守好营区也是战斗!”要把兵心士气凝成“一块整钢”,得先让大家认清楚“留守的分量”。临时党支部及时开展谈心谈话:班子成员找党员聊,党员跟身边战友唠,不谈空道理,只说实在话——“你守着弹药库,前线的枪才有底气响”“营区水电通,前方保障才不慌”。话聊透了,不少人红了脸:“原来我这岗位,连着前线的胜负。”

  光说还不够,得让“付出被看见”。他们深入开展“互赞会”, 让官兵在互学互赞中增进情感认同,也让留守岗位的价值被重新认识。

  “谢班长主动修营具,库房的门再没卡过”“小王给营区画主题墙,让营区焕然一新”……某留守分队“互赞会”现场,台上官兵说的是身边人身边事,台下听的人心中满是感动。被战友点赞时,留守党员小邹说:“以前觉得没去驻训场是遗憾,现在才明白,守好这院子,也是在为打赢助力。”

  该旅各级党组织因势利导,引导党员骨干和普通官兵给留守工作定“小目标”:训练上想突破什么、学习中要读几本书、日常里能帮战友做些啥,把目标写在纸条上、贴在公示栏,成了人人看得见的“军令状”。

  如今,老兵带着新兵修营具,没人喊“临时”;“伤病号”主动到炊事班帮厨,都说“有意义”;训练场上你追我赶,学习室里座无虚席。一名负责留守工作的旅领导说:“留守不能‘失守’,守的是另一个战场。当官兵知道自己的坚守能给大家托底,奉献被看见、付出有回响,这凝聚力、战斗力自然就强了——这正是给每一份坚守最好的认可。”

  课题二 破解人员集中难题

  将教育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员身份、强化党性观念……”不久前,该旅野外驻训地的党课教育现场,旅党委书记按计划授课,而数百公里外留守营区各点位的党员干部骨干,也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同步参与学习讨论。这是该旅针对部队动散实际,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的生动一幕。

  “人员分散但组织生活不能挂空挡,任务繁重更要扎紧组织‘篱笆’。”该旅临时党委书记告诉记者。野外驻训期间,留守分队负责物资看管、营建监工等保障任务,点多线长面广,党员骨干大多分散在多个点位。如何确保党组织生活制度不落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线、一线战斗堡垒作用不减弱,是一道现实课题。

  “制度是根,落实为要,关键在灵活创新。”该旅党委深刻认识到,破解“集中难”既要守牢制度底线,又要因地制宜创新方法。

  他们一方面建强临时党组织,依据任务需求和点位分布,科学组建临时党支部,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制度运行,让每个分散点位都有坚强的组织依托;一方面创新活动模式,针对留守分队任务重、人员动散的特点,采取“线上+线下”互补、“小块集中+个别补课”结合的模式。必须全员参与的大课教育、重要会议,依托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鼓励党支部或党小组利用饭前饭后、训练间隙等“三五分钟”,开展“微党课”“微讲评”,将党员教育融入日常。

  某点位营房改建项目中,一级上士王武林和几名战士因常驻工地,白天无法返回营区参加组织生活。临时党委按“就近挂靠、依托管理”原则,将他们编入邻近留守分队临时党组织。党小组组长利用施工间隙、晚点名等时机,主动与他们谈心谈话,传达上级精神,让党员真切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

  “党员在哪里,组织生活就延伸到哪里。”一名负责留守工作的旅领导介绍,部队机动后,他们遴选过硬党员担任临时党支部成员,明确临时党支部不仅要管思想、管学习,更要动态掌握党员履职表现,定期向原单位反馈实绩、提出建议。

  这一举措让后方官兵的付出也能被看见、被认可。留守分队炊事班班长范雄,曾担心留守难出彩,当得知自己在第二季度“双争”评比中获评“好”时,干劲更足了:“我的努力组织都看在眼里,干活更有劲头了!”

  组织触角延伸,凝聚士气强堡垒。近日,某营留守分队临时党支部利用饭后时间召开按纲抓建形势分析会,支部成员围绕官兵思想、训练执勤、应急处突等展开讨论,党员骨干踊跃建言。会后,支部成员立即深入各任务点位组织党小组会,推动工作落地。支部一线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为各项任务完成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课题三 解决动态管理难题

  压实责任链条立起制度规矩

  “组织功能强劲、制度落地规范、党员带头突出、管理成效显著……”前不久,在该旅野外驻训总结表彰会上,某留守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冯副营长所在单位被评为“留守工作先进单位”。接过锦旗,他深有感触:“这份荣誉,是我们针对留守分队动散特点,压实责任链条、提升管理效能的最好见证。”

  “留守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头绪繁多,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纰漏。”冯副营长坦言,留守官兵来自不同连队,彼此不熟悉,加上任务繁重多样,给安全管理、训练执勤、后装保障等工作带来不少挑战。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初,支部成员就围绕“如何建强堡垒”“怎样压实责任”展开深入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必须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让留守工作从“杂乱散”走向“严细实”。

  “临时党支部虽然‘临时’,但作用发挥不能‘临时’。”该旅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为留守管理立起制度规矩——

  清单明责。他们依据机关制订的相关方案,结合分队实际,将思想引导、安全管控、应急备勤等工作细化为具体责任清单,明确岗位权责、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台账督责。建立工作推进台账,对各项任务进展实时跟踪,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每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有回音。

  闭环反馈。在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官兵们一针见血指出训练流程不规范、资料归档不及时等问题。支部随即逐项制订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限,着力把“问题清单”变成了“成效清单”。

  党员带头冲锋,是强化管理成效的关键。该旅各级党组织鼓励引导党员把“看我的、跟我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高温天清点物资,党员主动扛最重的箱子;家属区排污管道维修,党员骨干率先跳进泥泞污水;节假日值班,党员干部主动替战士站岗……这些看得见的先锋行动,让官兵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形成“党员带头干、大家跟着上”的浓厚氛围。

  既要划好责任田,更要守好责任区。近日,针对营区发现的几处风险点,他们完善多套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党员骨干在预案中的角色定位,坚持每周组织1至2次全员全装演练,模拟多种突发情况展开针对性训练,锤炼应急处置能力。一次火情演练,应急分队官兵从午休中迅速响应,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某连陈副连长沉着指挥,带领大家有效处置,很快化解险情。

  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 如今,该旅留守分队通过压实责任链条,实现了“散而有序、急而不乱”:官兵关系更融洽,分队氛围更和谐,练兵备战热情持续高涨。临时党支部真正成为凝聚兵心、攻坚克难的主心骨。一名留守党员骨干感言,只要责任到岗到人、党员带头示范,“临时”的岗位也能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相关阅读

  解放军报讯 董洪源、特约记者邓栋之报道:苍茫秋日,大漠深处的一块停机坪上,空军某部官兵正在紧张进行保障作业,一场多机型多课目体系对抗训练即将展开。 &emsp

2025-10-21

  课题一 如何凝聚兵心士气  强化“留守分队也是战斗队”观念  熄灯号声响起,第74集团军某旅某留守分队会议室依然灯光明亮。临时

2025-10-21

  国际篮联20日宣布,2027国际篮联U19女篮世界杯将于2027年7月17日至25日在成都举行,这是该项赛事首次落户中国。  成都此前已成功举办2025年世界运动会、2024年首届国际篮

2025-10-21

  凭借教科书级双杠动作,来自中国队的奥运冠军邹敬园20日在2025年体操世锦赛资格赛上,以15.466分刷新本届赛事单项最高分。  10月20日,中国选手邹敬园在男子资格赛

2025-10-21

  在19日进行的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GT3决赛中,中国车手程丛夫、余快组成的奥迪车组在其所在的组别排名第三。程丛夫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站比赛没有完全把自己的速度发

2025-10-21

热门文章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员查询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宏正法律咨询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3016660号-1 投稿邮箱:2416238474@qq.com

Copyright ©2010-2023 宏正法律咨询网 www.hzflz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