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宏正法律网!

手机浏览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看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追踪

财经深一度丨打破壁垒!支付产业积极构建开放互联生态

2025-09-18 16:38:47 来源: 作者: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启动……近期,我国支付领域取得新进展,不少开放互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启动……近期,我国支付领域取得新进展,不少开放互联成果引人关注。

  “互联互通”缘何成为支付行业关注的焦点?

  “构建开放互联生态已成为全球支付产业的发展共识和最优实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互联互通是解决支付痛点、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

  当前,我国支付产业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持续转变的关键阶段。

  中国银联董事长董俊峰在论坛上表示,在新发展阶段下,只有破壁互联,才能让数据、资本、技术等核心要素在网络中高效配置、有序流转,实现我国支付产业从“大”到“强”的跃升。

  不过,一些问题阻碍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例如,产业集中度较高、不同网络之间互联互通不充分、业务规则和标准兼容性不足等。

  就拿跨境支付来说,随着引入的境外钱包越来越多,境内一些合作机构也逐渐暴露出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支付体验,也不利于发挥我国支付产业的整体合力。

  在此次论坛上,不少与会专家认为,互联互通是破解行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7月底,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的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有效解决了多头连接等问题。截至9月11日,统一网关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业务高效有序,用户体验顺畅。

  各类条码互认互扫、多国二维码网络互联、业务规则协同完善……互联互通共识进一步形成,产业生态更加开放多元,不断提升我国支付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如何进一步巩固我国支付产业的领先优势?

  不少嘉宾在论坛上表示,新技术的创新与运用,已成为深刻影响支付行业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

  “科技不仅改变了支付工具的形态,更从根本上提升了清算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中国银行副行长杨军表示,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正在推动银行支付功能革新。

  这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身份识别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支付安全的管理成本;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增强了对高峰值业务的支撑能力;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技术提升了支付流程的自动化与透明化水平……

  “网络支付具有交易规模大、瞬时峰值高的特点,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支撑海量的交易转接清算。”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延枫介绍,前不久的七夕节,网联平台单日交易笔数达37.1亿笔,创单日交易量历史新高。网联公司通过“三地六中心”机房同时服务,成功化解了交易高并发、海量数据处理的压力。

  支付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巩固优势”,另一方面要“主动拓展”。

  从担保支付、快捷支付推动下的网络支付兴起,到条码支付、刷脸支付助推下的移动支付普及,再到“碰一下”“看一下”等支付新体验出现,支付宝深度参与和见证着支付领域的科技创新。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表示,科技发展是支付发展的动力之源。不断出现的支付新硬件拓展了新用户场景,也形成了硬件供应链、智能终端、服务商等在内的完整生态,生态伙伴间相互启发、迭代改进,共创支付新体验。

  陆磊表示,在以技术创新巩固领先优势的同时,产业各方应以“积极开拓者”姿态,兼收并蓄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增强支付技术自主可控性,提升支付产业全球竞争力。

  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如何让支付更安心?

  当下,全球支付网络互联互通加速,新兴支付蓬勃发展,但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盗刷欺诈、跨境洗钱等风险。

  陆磊提出,以技术管风险,用数据管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建立数字监管框架,探索应用监管科技手段,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实现支付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合规是不可动摇的基石。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强化制度约束,坚决整治支付市场中“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乱象,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有力震慑。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韩静介绍,近期,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外包服务机构备案情况,截至6月末已取消备案机构2280家,1404家低评级外包机构有序退出市场,基本建立了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竞争秩序。

  “支付产业不是任何一家机构的‘独角戏’,而是整个生态的‘交响乐’。”董俊峰说,通过推动支付互联互通,我国支付行业正形成发展合力,支持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连接,为全球区域支付互联互通贡献“中国方案”。

相关阅读

  从龙头企业到中小企业,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有色金属冶炼,从设备联网到AI赋能……在制造业大省湖南,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在涌动。  “十四五”期间,湖南

2025-09-18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启动……近期,我国支付领域取得新进展,不少开放互

2025-09-18

  9月17日,世界骑行日。记者从中国自行车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5.8亿辆,其中自行车超过2亿辆,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全国城镇居民每100次

2025-09-18

  记者9月17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较2024年暑期增加了796万人次,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2635万人次、山东2483万人次、北京

2025-09-18

  “人工智能演进与工业化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于16日

2025-09-18

热门文章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员查询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宏正法律咨询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3016660号-1 投稿邮箱:2416238474@qq.com

Copyright ©2010-2023 宏正法律咨询网 www.hzflz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