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宏正法律网!

手机浏览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看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追踪

新型“神经触手”探针刚柔可调

2025-09-11 15:38:27 来源: 作者:
记者9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其他单位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r

         记者9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其他单位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探针,将植入损伤降低超74%。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

         在脑机接口和神经科学快速发展的当下,柔性神经电极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脑组织的良好机械匹配度,被视为实现长期稳定神经信号采集的理想技术路径。相比传统刚性电极,这种柔软的探针能显著减少植入过程对脑组织的物理损伤,有效抑制植入后的炎症反应,并延长其在生物体内稳定工作的时间,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然而,由于材质过于柔软,柔性神经电极在缺乏外部刚性支撑的情况下,难以穿透致密的脑组织并到达目标区域。这一棘手的植入难题,成为阻碍柔性电极走向实际应用的核心瓶颈。”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裴为华说。

         为了解决这个“植入难”问题,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名为“神经触手”的新型探针。这种探针里藏着一个微小的液压系统,在植入阶段,它会像气球充气般变得足够刚硬,能精准穿刺脑组织;植入到位后,它则恢复柔软状态,适应脑组织微环境。“这个巧妙的设计实现了两个关键目标:一是植入时对大脑的伤害很小,二是能长期稳定地记录高质量神经信号。”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王阳说。

         实验证明,与传统微针导入植入方法相比,“神经触手”探针将植入造成的损伤降低了74%以上,使后续慢性炎症减轻了约40%。此外,在长期的小鼠实验中,这种新型探针记录到的神经信号始终清晰稳定,捕捉到的有效神经元信号数量和质量都强于普通柔性电极。

相关阅读

  金秋九月,来自斯洛伐克的约翰·拉雅克在第一次中国之旅中收获着希望。  作为一家建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雅克计划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

2025-09-12

记者9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其他单位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植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刚柔可调的“神经触手&r

2025-09-11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铁基超导线材制备新技术,成功制备出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其载流性能指标创下新纪录。相关论文在线发

2025-09-11

9月9日,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落成暨试验能力发布会在广州举办,我国首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商业航天动力系统测试平台正式落成。发布会上系统展示了中心试验能力

2025-09-1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今年暑运(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超1500万人次。暑运期间,烈日当空,循环往复的动车组有啥“防晒

2025-09-11

热门文章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员查询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宏正法律咨询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3016660号-1 投稿邮箱:2416238474@qq.com

Copyright ©2010-2023 宏正法律咨询网 www.hzflzxw.com